嗨!我是本週【創作者經濟 IMO】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,目前和
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,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(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)。也歡迎大家一起來「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」即時交流。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,免費試用 7 天,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。
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「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」的交流,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,所以取「IMO」(In My Opinion)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。
我們關注各種對「創作者經營」有益的各種話題,例如創作技巧(不侷限於寫作)、心態及習慣養成、閱聽方法(輸入)、筆記方法(輸出)、文案、SEO、社群經營、數位行銷、數據分析、不同創作平台比較⋯⋯終而實現創作有價,結成「創作者經濟」的果實。
嗨!如果你在 Matters 有帳號(這是一個分散式儲存的部落格平台,重視隱私的人甚至可以用「加密貨幣錢包地址」註冊,不必提交電子郵件),目前創經 IMO 金庫擴大了核銷範圍在 Matters 上發起了活動:
於 Matters 寫下參加語音活動(不一定是創經 IMO 舉辦)的心得,300 字以上。
任何 Matters 市民都能發起一場線上讀書會,過程中創經 IMO 會予以協助。
詳情可參閱公告辦法,這兩種響應都會獲得美元穩定幣 USDT 的配捐。
本月中(3 月 18 日)我們也會舉辦一場試點性質的 IMO 讀書會,待主題確定以後會再通知大家喔!
本週焦點
🔸 如何修復無聊寫作的 15 條見解。
🔸 為自己而寫 vs. 為流量而寫?
🔸 不要主動提供建議的原因
🔸 保持專注力的傳說、偏方與實踐
🔸 如果你很努力讀書,那你就讀錯了
🔸 履歷上「連續創業者」的誤區
🔧 用電郵別名(Email Aliases)保護你的隱私
🔧 線上製作文字雲
🔧 自己 Google 呀混帳
🌍 早安!你各位 Web3 下位者
🌍 我與 DHK 的故事|DAO 的自學之路
❏ How to fix BORING writing(如何修復無聊寫作)? from〈How I Write〉
在最新一期的〈How I Write〉Podcast 節目中,主持人 David Perell 整理了與 Packy McCormick 對談歸納出來的 15 條寫作見解。有請 ChatGPT 翻譯然後人工潤飾,分享給大家:
Packy 已經發布了超過 100 萬字。無論你的個人專長有多強,練習都是無可替代的。付出努力吧!
當你還感到興奮時就寫下你的第一稿(熱筆)。
區分 Beta 內容與 Alpha 內容:Beta 內容設計用於短期互動,它能獲得觀看次數,但不會讓你變得更聰明;Alpha 內容的保質期很長,來自於作者獨特的經驗和專業知識。
寫作幫助你發現真正的自我,因為它讓你停止對自己說謊。
對某事感到著迷,並以不尋常的誠實向讀者解釋為什麼你對此著迷。
推廣你的文章:如果你有一個令人震驚的圖表或統計,使用它。它會讓人停止捲動視窗,留下目光好奇想要了解更多。
如果你不知道寫什麼,那麼在人們通常以極其嚴肅方式處理的話題中添加樂趣是一個機會。
不知道寫什麼?你最熱衷的事情是一個好的起點。
陷入困境?試著閱讀經典之作。可能會給你靈感。
Packy 的閱讀策略是盡可能將許多有趣想法放入他的大腦中,讓它們互相碰撞,等待原創性的突破。
在互聯網上,對於好奇、分享和幫助他人而不期望回報,你會贏得認可(個人品牌價值的提升)。
很多寫作是挖掘。當你為他們挖掘出一顆寶石時,人們會喜歡。尋找一個驚喜的來源,為常見的問題投射新光(找到嶄新視角),你可能就有了一篇爆款文。
寫作就像滑雪!Packy 說,寫一些新的東西就像是滑過你從未滑過的路徑,你需要提前弄清楚你「路線」。Packy 會花很長時間在前幾段上,弄清楚路線。然後文章幾乎會自己展開。
當我遇到 Packy 時,他對自己的利基領域只有最模糊的概念,他通過持續發布找到了它。
Packy 透過全力以赴他的個人專長而蓬勃發展。周圍有很多商業策略家,他們都比 Packy 擁有更多的(人際關係)連結、經驗和知識。但他們缺乏 Packy 那古靈精怪的語氣、輕鬆的觸感以及探索全新視角的意願。這成了 Packy 的價值主張,他將他的電子報命名為 Not Boring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:奉上文字雲
我為前面這 15 條寫作見解裡的關鍵字「粗體化」標示,然後抓出來做成文字雲,分享給大家——是的,如果你有一個令人震驚的圖表或統計,使用它(來自第 6 點)!
雨果・Hugo 🙋 IMO:
在寫作中,我認為「原創性」是一項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標,但過去會覺得「靈光乍現」似乎求之不得,非常需要靠運氣,後來發現平常多接觸具有原創性的素材或文案廣告,腦袋也會慢慢形塑成有創意的樣子。
我自己平常特別喜歡觀摩全聯小編的文案,裡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點子,解構其思考邏輯後,就可以應用在寫作上。
延伸閱讀:這是一封「鬼神級」的電子報!
❏ 為自己而寫 vs. 為流量而寫? by 梁文宣(Shiuan)
在寫作中,「了解你的讀者」這個建議很快就會變成「討好」你的讀者,這是一個問題。所以當我在寫作時,我寧願問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我正在寫的東西,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足夠了,即使知道有些讀者可能不喜歡,那也沒關係。
——瓦基
閱讀筆耕 🙋 IMO:瓦基拿捏「討不討好」讀者的一把尺
之前訪談瓦基,他說把閱讀筆記分享出去,獲得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得到外界回饋,進而做到更理想的對外溝通情境與框架,目前抓 70:30 的配比,70% 為了自己,30% 為了他人,這個比值會動態調整。
而最核心的目標仍是「寫給我自己看的」,只是因為要分享的緣故(就會有受眾,就不能很「毛片」,需要「剪輯」素材),會留 30% 給讀者(照顧、配合閱聽者的需求),但不是所有閱聽者提出的建議都會迎合,得秤一秤做這件事情的本益,以及會不會偏離最初的核心目標?如果會的話就不予採用了。
說到「給建議」的話題,下一篇策展文剛好有所呼應,來瞧瞧。
❏ 不要主動提供建議的原因 by 游舒帆
我的習慣是,如果別人沒有尋求建議,那就不要給予建議,更不要以指教的態度想要教別人些什麼。
有人可能會說分享經驗就好,但其實分享經驗跟指教中間經常很模糊。當你說「我以前做過什麼,我是這樣做的,效果很不錯,你參考」這看起來像經驗分享,但其實跟指教只是一線之隔,因為你已經隱含了你過去做成功了,我的方法應該是對的,你參考。
雨果・Hugo 🙋 IMO:一切從「心」出發
我的觀點是,如果是抱持真心為對方好的話,即使可能會被討厭,也要分享你的想法,不過就需要注意說話的方式。總之,即使在溝通過程中有些顫抖跟不安,如果能讓對方接收到你的真心,就達到你的目的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:為你說出來的話設定「信度」
我沒有採用游舒帆提出的意見。
我偏好的做法是,在給予回應的時候,盡量不給 100% 肯定意見(如引文中的「效果很不錯」),而是多用「可能」、「或許」這樣的詞彙,背後隱含的意思就不是「我的方法是對的」而是「我可能會犯錯」。
如此一來,你的回應就真的是經驗分享,真的是希望對方參考看看(say yes 或 say no 都沒有關係,甚至可以直接向對方講明),而不是希望對方聽話照做。
單純分享經驗 vs 希望你照著做,兩者之可做到明顯的區隔,關鍵是為你說出來的話設定「信度」指標。
❏ 保持專注力的傳說、偏方與實踐 by yurenju
人在空想休息的時候,大腦也還是會進行另外一種形式的組織歸納⋯⋯所以在休息時,不要做一些會「拉走注意力」的事情,比如說上 Facebook 或是其他社群網路。
讓血清素水平提升(透過運動、回想快樂/正面的時光⋯⋯),好處是可以「延遲滿足」,就是可以抵抗短期的誘惑獎勵以獲得未來更長期的獎勵。
這個是適合遠距工作的方式,試試 Apple 發布的影片 Study With Me 或是 Lofi Girl 的 lofi hip hop radio。這些影片播放的時候,人會產生一種莫名的「陪伴感」,而這樣的感受可以讓你跟著他一起專心的工作。
管理干擾,而不是拒絕干擾;最近在《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》裡面看到一個很簡單的小技巧,把那些干擾「寫下來」,並且告訴自己晚點會去處理,這樣就好了。
找回每天工作都有「在進步」的感受:減少你每天眼見所及的工作(簡化成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)+循環的紀錄回顧工作事項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:關於懸念,戰或逃?
最近和朋友聊到海外旅遊經驗,她和我一樣,都會心心念念著要先把「別人交辦的紀念品採買任務」搞定以後,自己才能真正放鬆下來,百分百投入這一趟異國體驗。
沒有了懸念,才能夠專注。
這篇文章有一些方法教我們「逃跑」(減少、抵抗懸念),不過我覺得最受用的概念是「迎戰」(面向、管理懸念),像是把懸念給寫下來,收納妥妥等著批次處理,就能讓猶疑的不安感化為確定性,心中踏實篤定就有了專注的底氣。
BTW,遠距工作時我喜歡播放白噪音 😊。
❏ 如果你很努力讀書,那你就讀錯了 by
臉友發問:「讀《人類大歷史》這類書籍會建議怎麼做筆記和寫心得?」 我的讀法是:「把困難的書,當成一個 YouTube 頻道來看。」
不要讀完整本書、不要從頭開始讀、不要計算自己讀了幾頁
讀書應該「得來全不費功夫」
如果你嗑得很死命,那代表你讀錯本了,這本不適合你。
我做筆記有一個原則,是「偷懶」。
讀書時,我會準備一疊便條紙。因為我很懶得手寫,於是只有遇到「啊,這個真的必須記下來」的資訊,我才會動手寫下來⋯⋯只留下真正和我有共鳴的,怦然心動的極簡知識點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:有成本,你會更謹慎地篩選
關於最後一點提到的「便條紙」筆記方式,和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作者近藤麻理惠想傳達的概念異曲同工,在定奪一件物品(一個知識點)的去留時,先把它捧在手心,衡量看看自己有沒有被 touch 到。
不要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! 獲取資訊的時候,要有篩選的標準,再加上如果這道篩選程序是有成本的(手寫累累的),你會更謹慎地出手!
❏ 履歷上「連續創業者」的誤區 by 張國洋
依照正確定義,「連續創業者」通常是別人用來形容那些幾次成功出場的創業家,而鮮少是一個自己拿來形容自己的頭銜⋯⋯如果你只是開過幾次一人公司,或是經營還行但公司名稱鮮少人聽過,講這名詞多少都有點欲蓋彌彰,有點類似曾國藩寫「屢戰屢敗」被李元度改成「屢敗屢戰」的味道。
收到履歷的用人主管,很多一路都是在當上班族。他們對於創業者這角色其實是羨慕又忌妒的⋯⋯寫出這樣的頭銜,反而很容易讓用人主管升起負面情緒。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你不穩定,可能只是想來這邊暫時待一下,將來還是會離職創業。畢竟你是連續創業者嘛,我們小廟哪裡容得下你這大神?
閱讀筆耕 🙋 IMO:沒加分的職銜,就不要寫上去
這則貼文可以和第 32 期週報裡的「產品經理七年之癢」選文搭配一起看,都提到了一些關於「寫履歷」的注意事項,讓我們持續累積、拓展對於這個主題的知識體系:
篇幅:一至兩頁就好。
工作成果(搭配關鍵字):做了什麼。
影響力指標(量化):做完以後產生什麼影響。
職稱頭銜:對於「上班族身份」是有加分的職銜才寫進去。
創作者與數位生活
❏ 用 Proton Mail 的 Pass 和 SimpleLogin 建立別名帳號 by 流浪貓
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洩漏真實的 Email 帳號呢?
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免洗電子信箱、電郵別名(Email Aliases)或轉寄服務來掩蓋真實身份,而本文要介紹的就是 Proton Mail 與 Proton Pass 所提供的別名服務。
❏ WordClouds.com 線上製作文字雲
閱讀筆耕 🙋 IMO:不需要說明書才是好設計
本期週報一開始的「15 條寫作見解」文字雲就是用 WorldClouds 網站製作的。
其實我試過三款文字雲工具,覺得 WorldClouds 的操作是最簡化、直觀、不用特別研究就可以順順用,只要點擊「Word list」按鈕就可以馬上開始玩。
不需要花時間釐清使用者介面,不需要說明書才是好設計!
❏ Let me Google that for you 做一個動畫給伸手黨
閱讀筆耕 🙋 IMO:自己 Google 呀混帳
以前,日本有個網路用語叫「ググレカス(自己 Google 呀混帳)」,這個網站如實反映了這種心境。
創作者經濟與 Web 3
❏ 不同社群媒體平台「身心平衡」幸福指數研究報告 from 旅日台人筆記本
也許是平台用途決定主要客群,客群形成平台資訊屬性,資訊屬性又強化客群特性,客群特性再強化平台的資訊特性。
閱讀筆耕 🧙 IMO:早安!你各位 Web3 下位者
哭哭!身處 Web3 世界的玩家情何以堪,最常泡在 X 與 Discord 河道上了。不過這份研究報告怎麼沒有把 Telegram 給放進去?
❏ 我與 DHK 的故事|DAO 的自學之路 by Swift Evo
DHK - Web3 公民教育 一直是我在 Web3 的啟蒙老師之一。
由最初觀看 Kin Ko 舉辦的實體教學影片,他每次都講解一個關於 Web3 的概念,到免費訂閱 DHK 的週報,加入了 DHK,質押 Cosmos 得到 DHK 空投,領取《所謂「我不投資」,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》NFT 書,最近才作為付費課金,加入了 DHK working group。不經不覺走過了大概兩年。
Swift Evo 🧙 IMO
想要了解一個社區、一個幣又或者一個 DAO,不能單單是追蹤它的新聞。在 Web3 資訊核爆的階段,最能讓我學習到的,並非聽講座,而是選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、社區,主動參與當中的工作及討論,進行深入的了解、貢獻,參與決策的過程。
李小龍說過,他不怕慬一百種不同腳法的人,但會對苦練一種腳法一百次的人心存敬意。
電子報的最末,要帶你重溫 2 月 27 日晚上的【創作者經濟 IMO】語音活動。
❏ 綠藥丸、綠沙發是什麼?參與 FAB DAO 補助讚心得
我們和綠沙發(Green Sofa)小組成員 Swift Evo 做了一場線上語音(問卷)訪談,分享參與「FAB DAO 補助讚」活動的心得,同時也對專案做了回顧與復盤。
另外,也要向你預告 3 月 8 日(五)新的一場語音活動。
❏ 兒童文學是文學!訪談「故事鑄字行」幕後花絮
形式比較特殊,這是一場「閉門訪談」完結的幕後花絮,受訪者是自媒體「故事鑄字行」的巫佳蓮,她是一位童書編輯,也是一位獲得文學獎殊榮的兒童文學創作者。
文字精華將於活動前一天(3 月 7 日)上午六點派發到各位的電子信箱,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非常的充實,受訪者知無不言,引導出很多啟發與洞見!
來復盤一下採訪者
這次獨特的體驗(幕後花絮),也要問問雨果是如何做好一場訪談?從事前到事後要注意哪些環節?有哪些坑千萬不能踩?❍ 時間:2024/3/8(五)20:00(時長約一小時)
❍ 地點:Google Meet(https://meet.google.com/xcq-mgae-rbn)
❍ 與談人:閱讀筆耕
❍ 與談人:雨果 Hugo
要寫得好,要像普通人一樣表達自己,但要像智者一樣思考
To write well, express yourself like the common people, but think like a wise man.
——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
2024 新年贈禮首選 【創作者經濟 IMO 大禮包🧧】
獲得週報、人物誌 Writing NFT
週報:主編後記(創作者經濟 IMO 知識樹)
人物誌:語音訪談無限回放
不定期空投派發
年度訂閱享 17% 折扣
用最棒的禮物傳遞你的品味 💯
主編後記:第一則永久筆記
我在整裡本期(第 34 期)週報〈履歷上「連續創業者」的誤區〉這篇策展文章時,腦海被「履歷」這個關鍵字喚起,聯想到第 32 期週報的〈產品經理七年之癢〉選文,於是再次回顧當時寫下的 IMO,發展成一則正式的永久筆記。
和大家分享這一則永久筆記的發想過程: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創作者經濟 IMO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